夫妻可以像筷子一样成双成对,彼此相随,终生相伴婚姻是人的终身大事,喜结良缘,期望白头偕老,这是人们的普遍愿望。
诚然,夫妻不可能一生形影不离,但形离而应情相随,心相连,这才是夫妻应有的正常心态,也是幸福婚姻的体现之一。
夫妻可以像筷子一样地位平等,长短相适一双筷子的长度大致差不多,且有相对的独立性,彼此地位平等。夫妻关系也该如此,要互尊互爱,互谅互让。
俗话说得好:"既结夫妻,就不能论高低;既是爱人,就不可分等级。"要平等相待,同心同德,共建幸福家庭。
那么夫妻之间如何像筷子一样的相处呢?
相互欣赏:
夫妻之道,千言万语,似乎可归纳两个原则,一是:「努力使自己被对方欣赏」;一是:「努力去欣赏对方」。爱情的真正魅力在于发现相悦。欣赏是花,爱情是果。
对自己所爱的人,不要羞于表达你的爱,不要吝啬你的称赞。如果常在适当的场合、用适当的表情,告诉对方:「我爱你」,三个字足抵得千军万马。
欣赏则是对对方的一种承认、肯定和鼓励,必然会使人产生一种满足感,所谓的了解最大的意义就是肯定、承认、赞美和欣赏,欣赏是双方共同的心理需要,也是处好夫妻关系的秘诀之一。
储存感情:
每个人心灵深处都会有一个情感银行户头。如果你经常在感情户头中储存真爱和默契,户头的款项愈多,提取幸福和快乐就越多,还可以提取微笑、温柔、鼓励、安慰等利息。
即使偶尔因自私或不够体贴而支款,你也不至于因此而透支。如果户头款项很少,每次的冲突将会扩大其严重性。而当信任和欣赏的准备金陷入负债的状态,如果我们仍不断透支的话,感情或婚姻就会被推入破坏的边缘。
人生错综复杂,我们都有可能偶尔失控,伤害了配偶。避免情感银行户头透支的最有效的办法是:平常多多存款,多说感激欣赏的话,多做体贴关怀的事。
人格独立:
纪伯伦在论婚姻中说:「在合一之中,要有间隙」。琴弦虽然在同一的音调中颤动,但每根弦却都是单独的,这样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。婚姻是一对一的自由,一对一的民主。
不是改变自己,更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,而应该各自把自己调整到一个适度的空间,既要相守,也要让彼此独处。在婚姻的土壤中,让两棵个性之树自由成长,自然可以收获幸福的果实。
尊重对方:
《圣经》上说:「要想别人怎样对你,你就要怎样去对待别人」,要想使你的婚姻稳固,最重要的一条是学会尊重,只有懂得尊重对方,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,不仅要尊重对方,更要紧的爱屋及乌,尊重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对方的亲朋好友。
金钱与爱情:家庭的基础有两个,一曰:金钱,一曰:爱情,缺一不可。通俗点儿说:有爱情还要有面包,文雅点儿讲: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离开金钱,至少也会影响爱情,这无人能否认得了。
不过,钱虽是好东西也是坏奴仆。在家庭生活中万不可将钱看得太重,如果你天长日久的对钱卯足了劲,总用「计划经济」管对方,使得对方没有一点「搞活经济」的自主权,那么势必物极必反,对方也许总有一天会不执行你这种「政策」而熘之乎也。
如果婚姻这个爱巢里没有了「那只鸟」,这时,你的思念会因为对方的缺席而滋长,你也许才真正意识到:钱毕竟是死的,人才是活的,只有人才是情感楼宇的顶樑柱。
学会给予:
大多数人将爱看成是「被爱」,而不「去爱」,只想让自己如何变得可爱,而不是主动地学会如何去爱对方,怎样去关心对方的精神需要。
真正的爱是倾其全身心的「我给」而不是「我要」,是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。给予比接受更快乐,并不是一种被剥夺,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自我生命的存在。
爱就应该是纯粹的东西,不夹杂任何条件和功利。爱是一种分担而不是迷恋,爱意味着关心、责任、尊重的认识。达到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」才是婚姻的上品。
相互疼爱:
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,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两种需要。学会宽容:时装的最高境界是性感,爱情的最高境界是宽容。能够正常运转的婚姻不仅意味着丈夫与妻子的互相迁就,而且意味着理想与现实的互相妥协。
家是讲情的地方,不是讲理的地方,有情就没有理。一位哲人说:「结婚前要睁大你的双眼,结婚后就要闭上一只眼睛」。这句话何其有道理,不是吗?一个人本来就不可能十全十美,今天你之所以会去喜欢一个人,那么一定是这个人的某一点个性吸引了你,才让你倾心。
如果你深爱一个人,那么就永远宽容他的一切,反过来,如果你恆久地宽容一个人,那么你一定非常地爱他(她)。宽容,它不但可以拓宽沟通的范围,还能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舒适区。
学会「懂」:
夫妻之间要相互「懂」对方,所谓的「懂」就是:当你遇到挫折时,他(她)不说一句有损你尊严的话;当你意气用事时,他(她)娓娓解说事理给你听;当你心情不好时,他(她)绝不和你一般见识;
你若开颜他(她)先笑,你若烦恼他(她)先忧,他(她)的欢喜会告诉你,但他(她)的忧愁却不会轻意地向你表露;即使你们远隔千山万水,他(她)也深信你。懂,需要的是了解、需要的是体贴、需要的是爱心。